专业号

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和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拓展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近几年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淳安县委“以湖兴县、融入都市”总战略,争当淳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提出了“千岛湖森林休闲旅游示范区、千岛湖营林减碳中心区、淳安农特产品核心基地、淳安经济发展活力国企”四大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建设新时期大众化多功能型国家森林公园。

一、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距杭州市区129km,距黄山140km,是镶嵌在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城、名水、名山这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公园总面积9.5hm2,其中湖面5.3hm2,拥有姿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个,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之一。森林公园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最高海拔967(东山尖)。森林公园内山林茂密,溪流纵横,共有维管束植物144803种,兽类动物有61种,鸟类15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800种,两栖类12种,鱼类86种,公园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杉木、竹林及壳斗科、山茶科等,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9.5%。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千岛湖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本着“滚动发展”,“边接待、边开发” 的原则,先后修建了23个景点,全县年接待游客量从初始的3500人次,到2011年,千岛湖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6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18亿元, 1995年—2001年逐步推行大门票制,实施“景点革命”, 把湖区的23个景点减少到13个景点,现有梅峰揽胜、月光岛、龙山岛、黄山尖、天池、蜜山等11个旅游景点,实现了由小到大到精的转变。

随着千岛湖旅游品牌日益响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司历年来也获得了众多荣誉,相继获得了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单位、全国最具影响力国家森林公园、浙江省森林旅游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景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景区、中国十大休闲胜地等诸多荣誉,2009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

鸟瞰千岛湖,象一只展翅的金凤。那一千多岛屿或散而跌落湖中,若块块翡翠,或聚而列成群岛,似堆堆碧玉,罗列精致。岛屿密集处,岛岛似离似连,水面被分隔成许多貌似分离、实相衔接的不同空间层次,形成数量众多曲折幽深,形似迥肠,状如行龙的迷宫式湖湾,船行湾转景变,扑朔迷离,神奇莫测,妙趣横生,实属罕见。

1、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湖泊旅游资源。浩瀚的湖面,清碧的湖水,是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风景之一。千岛湖汇水面积10442平方公里,当水位在海拔108时水域面积533.3平方公里,相当于108个杭州西湖,蓄水量178亿立方,是西湖的3184倍,故有“三千西子”之称。

千岛湖澄碧晶莹,水质好,属国家一级水体,污染物质含量极少。湖面开阔处达10多平方公里,视野宽广,远观可见水天相接和隐隐约约、重重叠叠的山峦,狭窄处,山重水复,曲折幽邃。西湖之秀,太湖之壮,千岛湖兼而有之,人们赞誉“千岛湖水人间稀”。偌大的水体还蕴藏着众多的鱼类。捕捞时节,随着收绳拢网,鱼群在网中钻拥翻腾,情急高跃,噼噼啪啪,鳞光闪闪,水花飞溅,鱼儿欢蹦乱跳,渔工笑逐颜开。这“鱼跃千岛湖”的场景,美不胜收,动人心弦,令人难以忘怀。

森林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温暖温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浩瀚的湖域使得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形成了丰富的气象景观。清晨,水、岛、天一色,迷茫神秘,在群峰之巅,彩霞透出以后,太阳紧跟着探出半边红彤彤的脸盘。静谧的千岛,悄悄地撕开雾纱,显出峥蝾真面目。随着“初日照高林”,林、岛、石、湖,一览无余。湖平似镜,天空的彩云在水中徘徊,岛屿与湖岸群山倒立在湖里,一邑青青,情意缱绻。若有鸟禽从湖上飞过,那姿影清晰地映入湖中,水天疾飞的倩影对称,一闪而过,相映成趣。细雨蒙蒙时,霭气腾腾,翠岛若有若无。说它有,它又似在雨霭中化作蒸腾的雾气,说它无,它又时时显露出淡青色的、变幻多姿的、隐隐约约的、重重叠叠的曲线。也有大雨滂沱的时候,此时湖上波浪涛涛,又是一番惊险景象。雾霭,亦为千岛湖一奇观,清晨时分岛的下部乃至湖面历历在目,而岛的上部则雾气缭绕,能见度低。秋高气爽时,林中雾霭或为块状或为蘑菇状,冉冉上升,随风飘动。秋末冬初的上午,不见水面见浓雾,长期在航线上驶行的客船,也会迷失方向。随着四季交替,晴雨变化,整个湖上,虚与实,静与动,素净与繁色,幽寂与喧哗,构成了一幅幅奇丽的立体画面。

 2、星罗棋布的岛屿,奇特的湖湾是千岛湖 国家森林公园又一美丽风景线。鸟瞰千岛湖,象一只展翅的金凤。那一千多岛屿或散而跌落湖中,若块块翡翠,伶仃独居,或聚而列成群岛,似堆堆碧玉,罗列精致。大的半岛,或进而插足湖中,或退而紧倚群山,如幅幅绿色屏障,环立湖周。它们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装点着湖面,分外壮观。置身湖中,岛屿稀疏处,湖面开阔,博大浩渺;岛屿密集处,岛岛似离似连,水面被分隔成许多貌似分离、实相衔接的不同空间层次。船行其间,四周有岛,空间狭小,绕过一岛,又是一重天地。绿岛似挡住航道,遮掩着湖中的奥秘,诱使人们去探幽猎奇、寻隐掘微。

在岛屿聚集处和地形复杂的湖岸处,形成数量众多曲折幽深,形似迥肠,状如行龙的迷宫式湖湾。界首群岛,以界首本岛为主体,集结了大大小小142个岛,加上环列四周的其他群岛,计有约400个岛屿。不仅四周小岛使界首形成一些隐蔽而幽邃的湖湾,而且当水位较高时,一条水道从北部直贯南端,将界首本岛一劈两半,又一条大水道从西南方楔入岛的腹部,稍加开凿,即可两条大水道联为一体,形成一片密如蛛网的湖湾群。湾中有湾,若驾舟漫游湖湾,船行湾转景变,扑朔迷离,神奇莫测,妙趣横生,实属罕见。

3、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还拥有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

千岛湖森林公园数十万亩森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翠山绿水,浑然一体。在这蕴含生机、充满活力的绿色天地中,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振奋,心胸为之开阔。“绿色千岛湖”,是森林为千岛湖赢来的美称。

千岛湖区域共有634种植物,繁多的植物种类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澜、姿态万千的景象。绿色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游憩的优美环境,它能附尘、放氧、杀菌、消音,还能散发出芳香。在这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林中漫步,使人神清目爽,疲劳消却。

千岛湖森林公园亦是珍禽异兽、彩蝶昆虫等栖息之所。千岛湖地区的野生动物兽类动物有61种,鸟类150种。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使千岛湖充满了生气。近年来,由于加强森林保护和有着良好的森林环境,离去多年的许多飞禽又返回千岛湖,它们成群结伴地栖息在一

4、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浙江省淳安县,淳安建县可追溯到汉建安十三年,至宋绍兴元年(公元131)定名淳安,沿袭至今。历��上的淳安,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曾获“严陵首邑”,“文献名邦”之誉。风景秀丽的新安江是古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名流都曾吟咏讴歌她。李白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佳句。朱熹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首富有哲理的诗。1963年建成的新安江水电站及大坝又为千岛湖增添了现代文明的风采。郭沫若曾诗赞千岛湖“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

三、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情况

1、强化管理,完善规划,提升森林公园经营水平。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于1987年,经过20多年来的实施,对千岛湖的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千岛湖“以湖兴县、融入都市”发展战略的提出,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千岛湖旅游开发日益升温,原有规划已不适应现有休闲旅游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维护千岛湖生态资源环境,科学开发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休闲旅游资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于20094月,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修编后的《总体规划》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和历史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千岛湖的区位优势,合理开发了森林景观资源,精心配置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施和宜人的休闲服务设施,使之成为风光秀美、特色鲜明、效益全面的森林公园。同时森林公园严格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规范使用行业的专用标志,严格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规范使用行业的专用标志,确保在森林休闲旅游开发规模和品牌提升上有了一个新的起步。

2、发展森林休闲旅游  争当千岛湖休闲旅游示范

随着千岛湖旅游的不断发展,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突出旅游强县,打造度假淳安,争当中国湖泊休闲度假示范的发展战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千岛湖休闲度假森林公园。一是整合资源有序开发,实现森林公园旅游项目一体化管理。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体现特色、整体推进”以及旅游项目统一管理,基础设施统一设计建设、旅游产品统一配送、工作人员统一培训上岗的原则,对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二是项目投资多元化,完善旅游项目投资结构。通过合理布局,加快调整,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公园按照“立足发展、增强活力、放大优势、淘汰劣势”的原则,优化环境,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作效率,提高森林公园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盈利能力。三是创新旅游产品,打造森林休闲度假旅游。随着千岛湖打造度假淳安,争当中国湖泊休闲度假示范发展战略的提出,森林公园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上着重从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设施,着手将独特的兵团文化和千岛湖山水人文底蕴相溶,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文化、兵团文化、科普教育、户外运动、休闲垂钓等系列主题项目,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做成一个森林休闲旅游的精品景区,发展成为淳安县森林休闲旅游的示范区,与千岛湖湖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

2011年,森林公园编制的《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休闲旅游规划方案》通过县政府审批,12个项目将在五年内分批实施。重点实施以梓桐口大型休闲观光园区、千岛湖龙涧休闲旅游景区、茅头尖休闲观光园区为主体,以叶琪会所、东山尖登山营地、界首健康养生乐园、姥山林木良种科教基地、十八坞现代农业观光园、龙川游客接待中心为支点的森林公园休闲度假网络。同时根据《森林休闲旅游规划方案》,结合淳安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千岛湖龙涧旅游总体策划与概念性设计》、《淳安县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尖登山营地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块详细设计》和许源林场红相思森林家园等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推进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休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2、立足资源,管护结合,保障森林公园有序发展。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管护面积在  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不含水面)以上。近几年来,森林公园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从林相改造、旅游林产品开发、林区护林防火等角度出发,不断加强森林公园的林业管理水平,提升公园森林旅游价值。

一是推进林相改造,改善森林生态景观。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林相改造0.88hm2,引进栽种大量的生态景观树种,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休闲生态旅游做好保障。二是建设农特产品核心基地,加快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森林公园大力实施“万亩农特产品基地改造工程”,开发一些森林休闲旅游产品,发展果园采摘及农事体验;同时通过各类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森林公园独有的一系列森林旅游产品,提升林产品旅游附加值。三是加强林区护林防火,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制订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处置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申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提高了森林防火的科技水平。四是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森林旅游服务。森林公园根据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认真做好森林公园的林场新场部建设,增加旅游服务功能和设施,为进一步发展森林休闲旅游打好基础。五是立足资源,管护结合,保障森林公园有序发展。近三年景区范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和盗伐滥砍滥伐林木、盗猎捕野生动物案件,以及违法违规开矿、挖沙、取土和使用林地现象,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或游客严重投诉发生。

总之,根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及开发建设条件,新时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以自然秀丽的千岛碧水、繁茂森林为主要风景特色,充分提供生态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游赏、森林科普教育、水上运动观光等大众化游憩休闲产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和历史文化古迹,根据生态旅游市场和杭州市旅游西进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游憩资源,精心配置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施和宜人的休闲服务设施,使之成为风光秀美、效益全面、特色鲜明的游憩场所,成为“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为淳安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二O一三年七月十日

 

 

 

 

 

  1.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B74218EDACC648BE.jpg
  2.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98BA0E9AC9CD42AF.jpg
  3.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CE4299F54EAD41B5.jpg
  4.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85563E23539E4267.jpg
  5.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E65F1CA3344A4C94.jpg
  1.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B74218EDACC648BE.jpg
  2.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98BA0E9AC9CD42AF.jpg
  3.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CE4299F54EAD41B5.jpg
  4.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85563E23539E4267.jpg
  5. http://pic1.arkoo.com/qiandaohu/picture/E65F1CA3344A4C94.jpg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35
基于E-file技术构建